眼下正是苗木移栽和销售的好季节,走进大辛庄镇的田间地头,一辆辆运输车往来穿梭,到处都呈现出“人勤春早、苗木俏销”的热闹景象。
大辛庄镇是全国苗木花卉之乡,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辛庄镇苗木花卉产业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丢掉“大路货”,拾起“小精品”
佛肚竹、盆栽猕猴桃、蓝莓树、观赏橘子树……在北旺村友谊苗木花卉有限公司大棚里,长相“动人”的植物种类繁多,工人们正紧张地整理刚拉回来的苗木。
“这些都是我们近几年引进的新品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司也在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公司负责人吕庆发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吕庆发开始种植苗木,起初只种了7亩地,还都是龙柏、栾树这些大路货。价钱高、成活率高、管理简单,是他选择这些树种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吕庆发又引进了芍药、牡丹等观赏性花卉。但随着苗木种植户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传统的苗木种植迎来了严峻的考验。
“原来的苗木大多都是工程用绿化树种,很多人都在种植,但是市场需求量却在逐渐减少。”“大路货”市场的低迷,让吕庆发开始思考苗木种植转型的问题。在交易中,他经常会遇到客户对普通苗木不感兴趣,却又无法买到真正想要的种类的情况,买难卖难问题同时存在。
“客户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就是精品苗木。”吕庆发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商机,开始走精品化苗木培育路线。
2011年春天,公司从南方引进了80多棵桂花树。“成本不高,养护不麻烦,好成活,而且8月开花后,还可以改善空气。不少高档小区绿化都会选择。”吕庆发不断调整桂花树的生长习性。当年,80多棵桂花树就全部售出,利润可观。
丢掉“大路货”,拾起“小精品”,精品化苗木培育路线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带来了不断增长的经济效益。如今,公司的种植规模逐渐发展到100余亩,品种也增加到50余种。
除了引进精品树种外,吕庆发还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等措施,让原有的“大路货”实现了华丽转身。“你看,这些龙柏已经生长六七年了。”吕庆发指着地头十几颗造型独特的龙柏说。
龙柏树形优美,枝叶碧绿青翠,而且极耐修剪,吕庆发就巧妙地将其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造型。“目前,公司造型树种有10余种,通过精心的修剪和养护,普通的龙柏也能卖个好价钱。”吕庆发说。
“临时工”成功转正“固定工”
在东四旺村的尚美园艺,整齐排列的花瓶造型植物宛若天成、让人震撼。这些植物花瓶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由粗细均匀的30多棵植物编成。
“这些是海棠,那边还有美国红枫、紫薇。”负责人安宁指着地里的花瓶造型说,这都是他从外地买回来之后再编织的。
植物造型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地应用于园林艺术中,需要技术人员用巧妙的技艺,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打架造型才能创造美妙的艺术形象。这些技术人员从哪里来?“我有一支20多人的编织队伍,专门负责造型设计。”安宁笑着说,他外出学习植物造型技术后,就从周围村镇招聘工人,并手把手将技术传授给他们。
东亭镇王村的李磊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小的造型,2个人每天可以编5个,大的每天编一个。”李磊说。从花瓶编织、修剪养护、搬运装车,这支编织队伍一干就是3年。“在这里打工收入稳定,而且还可以学到技术。”李磊说。
如今,在大辛庄镇及周边村镇,越来越多的人像李磊一样,选择到附近的苗圃打工。今年28岁的贺龙是大鹿庄乡北祝村人,今年,他没有选择外出,而是选择就近到北旺村苗圃工作。
“在这打工,不仅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而且还能学到苗木种植技术。”贺龙说,家里种了4亩多的苗木,挣钱的同时还可以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在自家苗木种植中,一举多得。
目前,大辛庄镇注册苗木花卉企业、合作社有700家,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6万亩,辐射带动周边苗木花卉种植20万亩。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很多村民在打工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苗木种植技术及知识,成为苗木种植基地里的“固定工”。东旺镇李村店村民王亚卿和李立欣在大辛庄苗木基地打工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既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还能挣钱贴补家用”是她们来苗圃打工的初衷。“除了冬天,基本上一年都有活干,每年至少可以挣两万多块钱。”王亚卿笑着说。
“下一步,大辛庄镇将按‘调结构、优品质,提档次、上规模、集约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探索实践‘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进一步做优做强苗木花卉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大辛庄镇党委书记秦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