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长城原创

【红色记忆·定州英雄谱①】张寒晖:歌声里的国恨家仇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天虎 赵绅光
2021-04-30 16:33:46
分享:

  开栏的话

  夕阳垂暮,英魂不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追寻党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即日起,长城新媒体集团定州记者站推出“红色记忆·定州英雄谱”系列报道,以共产党英烈为报道主体,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深入基层采访知情人、英雄后代、党史研究专家等,利用“微视频+海报图+图文”形式,挖掘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在定州全市营造“学英雄、颂英雄、敬英雄、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长城网记者 张天虎 赵绅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4月27日,83岁高龄、张寒晖的孙媳妇解文岩用沙哑的嗓音深情唱起这首《松花江上》时,仍心绪难平、热血沸腾。

4月27日,张寒晖的孙媳妇解文岩用沙哑的嗓音深情演唱《松花江上》。记者 张天虎 摄

  七十多年前,作为《流亡三部曲》之一,《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曾回荡在燃遍抗日烽火的中华大地上,它唱出了千百万背井离乡人民的国恨家仇,而词曲作者张寒晖,1902年就出生在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西建阳村。

张寒晖(右一)和同事合照。记者 赵绅光 摄

  4月27日上午,西建阳村党支部书记石永会带领记者来到张寒晖故居,这座砖木混合结构的老宅,古朴而沉寂,已历经百年风雨,为了抢救保护,屋顶已包裹上一层铁皮。故居东侧的院子里住着张寒晖孙子张满囤、孙媳妇解文岩老两口,从他们的讲述中,人们了解到张寒晖更多的生活点滴。

张寒晖故居。记者 赵绅光 摄

  1902年,张寒晖出生于西建阳村的一个书香世家,1916年,他考入定县省立第九中学。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后,因参加演出反对卖国贼的新剧被校方开除,后转到保定高等师范附中读书。1922年,考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同年,张寒晖回到老家与出自贫苦农家的姑娘邵锦萍结婚。

  1925年,张寒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北京,他潜离北京回到家乡,启迪农民的革命思想,散播着革命的火种。1928年,他又回到北京,考人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继续深造,在此期间,主要从事进步戏剧创造和演出。

张寒晖演出剧照。记者 赵绅光 摄

  松花江畔的东北,物产丰富,曾让日本垂涎三尺。1931年,日寇在沈阳蓄意制造并发动侵华战争,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时间失守。1936年,大批东北军官兵和逃难者流浪在西安街头。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东北人民对故土的深切眷恋和对日寇的刻骨仇恨,触动着当时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张寒晖。

  耳边回响的父老乡亲悲痛欲绝的哭诉,愤怒的火焰在张寒晖心中熊熊燃烧,他毅然拿起笔,谱写出了这首极富号召力的名作《松花江上》,奏响了激励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号角。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曲真实再现了大好河山被侵略、家毁人亡惨景时的悲恸,激起人们顽强抵抗、打败日寇、重返家园。

  “讲起他家的历史,悲惨得心痛啊,我奶奶讲起这些事就啼哭,张寒晖长期从事党的地下活动,那时候都不敢进家门,在外面到处流浪……”解文岩与张寒晖结发妻子邵锦萍共同生活十余年,从奶奶的回忆和讲述中,了解到了这家人的悲惨遭遇。

  张满囤也曾听老辈人讲起,有一年,爷爷张寒晖要调回延安开展工作,路过敌人的封锁线,途中被敌人发现并包围,张寒晖找了一间不大的小草房躲避起来,把携带的重要资料塞进草堆里,“趴在桌子上,拿了一本经书,佯装成念经的僧人,才侥幸逃命。”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作为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张寒晖一生中其实从未到过东北,不少人误以为他是东北人,但其实他从事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张满囤介绍,为了隐蔽和安全考虑,即便在当时人们对张寒晖的了解也并不多。他回忆说,有一年,来自延安的五六名客人不知因何事,恰好借宿在张满囤家,奶奶一听他们是从延安来的,便问道,“我打听个人,你们认识张寒晖不?”这几个人愣了一下,“张寒晖是东北人,你们河北人怎么知道?”对方质疑道。

张寒晖的孙子张满囤。记者 赵绅光 摄

  “后来奶奶拿出一幅张寒晖的照片,才让他们相信,原来他们住的这家,就是张寒晖家。”张满囤翻开一本厚厚的相册说,“你看,这就是我爷爷,旁边这几位是他的战友;这一张照片是1987年我在延安给爷爷立碑时拍的,清明前后墓碑前都摆放着一束束鲜花……”

  每个家庭的境遇向来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1936年夏,张寒晖应邀赴西安工作后,再也没能返回家乡,1946年3月,他在延安病逝。张寒晖的儿子张林格,16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46年11月,张林格在定县县城北部执行爆破任务时光荣牺牲,年仅23岁。

  失去亲人的悲痛曾让邵锦萍备受打击,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孙子张满囤,“那时候,凶恶的敌人要挖苗断根,非要弄死他(张满囤)不可,奶奶就把他藏在地窖里、草垛里、大瓮里,最长的一次,让他在树林里躲了十多天,可不容易呀!”解大娘哭了。

  坐在炕沿上的张满囤起身,颤巍巍地走到解文岩跟前,用手轻轻拭去老伴眼角的泪,激动地说:“老一辈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爷爷和父亲都是烈士,这是俺张家的荣光啊!”

  的确,每一个英雄都不会也不应该被遗忘,1960年,定县建成《张寒晖纪念馆》。2002年,在张寒晖纪念馆旧址改造扩建了“张寒晖文化广场”,以纪念、缅怀这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

  如今漫步在广场上,两米高的张寒晖雕塑像风度依然、目光如炬,雕塑底座的“人民音乐家”烫金大字闪闪发光,广场旁侧花木掩映,绿草茵茵,三五成群的市民在欢快音乐伴奏下,跳起了广场舞……

4月27日,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教师杨娟带领学生吟诵《松花江上》。记者 张天虎 摄

  临近晌午,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教师杨娟还在带领学生吟诵《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孩子们胸前戴着红领巾,饱满洪亮的童音,跨越时空,透着力量。

关键词:红色记忆,定州,英雄谱责任编辑:赵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