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持续加大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着力开展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5月31日,全市PM2.5年均浓度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67%;优良天数89天,同比增加10天;重污染天数20天,同比减少6天。
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力推进精准管控、源头防治。印发《定州市2020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定州市扬尘污染防治实施办法》《定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月专项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单位工作任务和责任,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强化扬尘管控,印发《定州市2020年春季扬尘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第三方公司对建筑工程、物料堆场、城镇裸露地面等扬尘面源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扬尘污染源底数。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全市施工工地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扬尘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科学精准管控扬尘污染。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工业炉窑深度治理4家12座,燃气锅炉低氮改造30台91.6蒸吨,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升级改造6家,全部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加大机动车管控,扎实推进路检路查,全面深入开展机动车入户抽查。截至目前,共检查车辆843辆,入户抽查重型柴油车116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抽查建筑工地和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22台,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836台。强化成品油储运系统油气排放污染管控,今年以来,共抽查加油站16家,对4家不合格加油站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排查整治,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对新发现的“散乱污”企业,严格按分类施治原则进行整治,确保实现“动态清零”目标。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为定州市科学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全市790家涉气企业分别制定减排措施,限产企业按照“一厂一册”进行减排。对铸造、防水卷材、塑料鞋制造、焦化、纤维素制造等5个重点行业186家企业,组织行业专家,逐企业核实污染治理水平,开展绩效评级,杜绝环保治理“一刀切”。将保障民生企业、疫情防控企业、重点出口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市重点项目纳入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先进,限制后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完善水污染防治体系,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
全面落实“河长制”“塘长制”,深入推进污水治理。制发《定州市关于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2020年工作要点》《2020年定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等文件,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扎实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对孟良河西柴里村东桥断面和沙河灌渠五女集断面两个省考断面及重点河段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分析研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整改,两个省控断面1—5月份均达到Ⅳ类水质考核标准。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入河非法排污口,发现一处封堵一处,并逐步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强化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建立纳污坑塘“塘长制”,由各乡镇党委书记任“总塘长”,各村党支部书记任“分塘长”。每个坑塘均由专人负责,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目前,定州市29个纳污坑塘已全部完成治理。
深化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全面管控,着力开展净土保卫战
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落实和完善目标责任制,制定《定州市2020年度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2020年定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将土壤污染治理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乡镇主要领导对区域内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风险管控,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底线。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格落实总量控制,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对全市22家涉重金属企业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对重金属排放量不降反升的或没有替代来源的项目一律关停整改。制定出台《定州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工作推进方案》,加快推进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推进优先保护类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化土壤环境调查监测,扎实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掌握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建立全市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并对相关企业土壤进行采样。
坚持源头管控,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全防全控。优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组织9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自行监测,纳入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使用。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将新建3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加快项目建设,着力做好固体废物监管工作。指导试点单位河北乾洲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有序推动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建立规范有序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体系。(记者赵青锋、通讯员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