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长城原创

【新春走基层】定州大涨村:蒜黄温棚里“收割”幸福年味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天虎 赵绅光
2020-01-21 12:27:00
分享:

  长城网定州讯(记者张天虎 赵绅光)春节临近,年味渐浓,走进张金昌的蒜黄温棚里,一股浓郁的蒜香扑鼻而来,几名农妇正在忙着将收割好的蒜黄打捆、装箱,好一派忙碌景象。

张金昌的蒜黄温棚。记者 赵绅光 摄

  蒜黄生长周期短、技术相对简单,每半年可以收获6-8茬,过年期间,市场走俏、价格看涨,让菜农忙得不亦乐乎。“人家的年味在家中,我的年味在棚里,钱包鼓起来,越干越有劲!”张金昌笑着说。

  大涨村位于定州市城东13公里处,现有560余户、1780口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祖祖辈辈在冬春种植蒜黄已有近百年历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蒜黄种植专业村。

金黄的蒜黄长势喜人。记者 赵绅光 摄

  57岁的张金昌种植蒜黄已有30个年头,是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去年他投资18万元,一口气新建了15座现代保温蒜黄棚,“虽然今年大蒜价格价格上涨,成本增加,但种植蒜黄仍能获得可观收益。”

  说话间,张金昌掰扯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个蒜黄棚约60平方米,一次用大蒜约2200斤,可产蒜黄3500斤,按目前市场价大蒜3.4元/斤,蒜黄3.8元/斤,一个蒜黄棚一茬纯收入四五千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

  蒜黄产量的增加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张金昌回忆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民种植蒜黄都是土暖窖,用的是土炉子,费时费工不说,蒜黄还长不好,产量很低,“这几年,村里新建的现代保温棚有200多个,蒜黄的质量产量大幅增加。”

农妇正在收割蒜黄。记者 赵绅光 摄

  产地在北方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市场却在千里之外的大中城市。由于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定州大涨村蒜黄在全国市场上都小有名气。“全村每天收割运输蒜黄5万斤以上,高峰期达20万斤,畅销武汉、广州等南方城市。”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红立介绍说。

  王红立告诉记者,目前大涨村有三成以上家庭都在从事蒜黄种植,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集原料运输、生产种植、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建立起“农户+基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不仅带活了当地产业,也带动了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腊月二十三,北方农历小年,李会兰和同村的“工友”们在保温棚里忙着收割蒜黄,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在棚里打工每天能挣百八十块,一个冬天下来能赚近万元,虽然辛苦点,但心里觉得踏实,只要人勤快,才能来钱快!”李会兰话音刚落,棚里传来一阵笑声。

蒜黄棚里农妇们收割蒜黄,有说有笑。记者 赵绅光 摄

  在蒜黄棚外,王红立指着不远处成排的二层小楼说,“看见没,老百姓手里有钱了,房子也盖的漂亮了,如今村里闲人少、懒人少、矛盾少、是非少。”王红立介绍,村里仅有的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在2017年已脱贫摘帽。

  蒜黄在一茬茬收割,日子在一天天变好。“不等不靠,才能脱贫奔小康。”眼前的蒜黄几个小时后将被运抵武汉批发市场,张金昌说,等这茬蒜黄收割完,栽下大蒜,25天后,这里又将长出新的一茬。

关键词:蒜黄,年味,脱贫致富责任编辑:赵绅光